听两代电信人讲述通信发展的故事

摘要:发生在一对上海父女身上的故事,见证了这一系列变革,见证了国内通信业发展从青涩到成熟。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时间,国内通信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过了辉煌的历程。从单纯依靠国外技术支撑起的电报通信到如今日行万里的云上业务,“通信”已经不再是只能满足人们“千里传音”的代名词,而被赋予了更多更丰富的含义。

发生在一对上海父女身上的故事,见证了这一系列变革,见证了国内通信业发展从青涩到成熟。

  出生于1940年的管纯明,是上海电信最早一代的电报机务员,他的女儿,生于70年代的管勤,是上海电信的一名“私有云业务”政企经理。这段延续的职业生涯中,记录了电信从全市日发20万条电报的初级通信时代走向1分钟处理20万条信息的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的过程。

父亲:用电报5分钟传张报纸

  1958年,管纯明成为上海电报局一名电报业务的学徒工,他要学习来自苏联、美国、西德、日本的电报技术。在短短几个月培训期内,管纯明必须先学会这些国家的语言,才能开始学习最新的电报技术。“wire?是电报,ein Telegramm aufgeben就是发电报……”如今已年近八旬的管纯明说起当年学过的这些术语,依然流畅。他说,当年大家学习都很刻苦,要不断接触电报新技术,语言关是第一关也是最难通过的一关,从英语、日语、德语、俄语,到法语,管春明笑称,他们当年就是“杂牌军”,什么语言都得会一些。为了学习语言,他们坐在公交车上也背,吃饭也背,睡觉也背,就这样在很短时间内啃下了语言这块硬骨头。管纯明开玩笑说,学到最后什么语言都能说,就是上海话说不好了。

  从初出茅庐的学徒工到技术大拿,十年后,管纯明迎来了通信业的一次大练兵——1972年尼克松访华,从国际、国内到市内的重点通信线路、电路的布防全都离不开骨干力量的支援。管纯明和他的同事听从安排,不断在全国各省来往穿梭,确保来往于“航天、领事馆”等重点专线的畅通无阻——“那个时候,电报是最快最便捷通信方式,传输一整张报纸总用时为5分钟15秒。”

  通过这次大练兵,全国的电报业务迎来了大发展,作为通信工具,电报开始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中。20世纪80年代,电报传输的内容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结婚、生日、祝寿、吊唁”等民用信息沟通。信息内容很短,几个字往往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13日到,28次,接。”因为当时的电报成本非常高——从上海发往苏州的电报一个字要1毛钱,那个时候的1毛钱可以买几个大饼了。但百姓间快速传播信息的需求却因为电报的产生被大大激发——一线发报员每人每天处理的电报是200张左右,一个班次的工作时间是7小时。也就是说,平均2分钟就要发一封电报。后端保障的线务人员更是日夜值守,在最高峰时,上海市单日最高峰突破了20万线,管纯明和同事们为了确保电报线路的正常传输,一连几个月夜以继日地加班,就是为了老百姓能顺畅地使用电报线路,不出差错。

  后来,随着中国电报业的崛起,管纯明作为资深技术骨干还多次向其他国家“技术输出”,去越南等国家培训电报传输、安装技术原理。

女儿:踏着通信业发展的节奏不断前进

  20世纪80年代末,管纯明的女儿高中毕业,管纯明将女儿送进了邮电学校,“爱女心切”的他希望女儿能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做出新的贡献。作为老电信人,管纯明当时已经看见了通信业今后会朝新的方向发展,在他的建议下,女儿报考了光纤通信专业。

  1992年,管勤进入了电信程控交换机房工作,也正是这一年,用户传真技术出现,长途电话完成了从人工转接到电话直播的过度,盛极一时的电报业务逐步被电话业务所取代。

  上世纪90年代,固定电话开始大规模进入普通百姓家中,上海迎来了电话发展时期。那时,一部电话的安装费高达三四千元,但仍阻挡不住人们排队申请的热情,仅1997年,上海全市住宅电话安装数量超过70万。为了满足更多家庭安装电话的需求,上海对7位电话号码进行了扩容升级,从7位升至8位。在上海通信发展史上,这同样是一个很值得纪念的历史性时刻,无数个通信人夜以继日确保这个项目能在零点“准时”落地,看似是简单的1位号段扩容,后端则要涉及大量的数据备份、割接,甚至还要在设计方案时考虑一旦升级不成功,又应该采取何种备选方案。管勤说,她很庆幸自己亲历了这个过程,在这个无数人付出心血的重大项目背后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作为程控交换机房的工作人员,管勤很长一段时间内必须坚守在程控机旁边,确保万无一失。

  从程控机房、智能网络到如今的私有云业务,管勤的职业发展进程几乎伴随着通信业向前迈进的脚步在进行。而她父亲管纯明毕生从事的电报业务,却将退出历史舞台——如今在上海,只留下了一位电报技术人员,随着他明年的退休,上海的电报业务也将画上圆满句号。

分享到:
全部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