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AI以技术“硬内核”打造城市软实力

摘要:中国电信唐珂亮相WAIC2021:加速5G+AI是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关键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珂亮相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摄影:费锋

30秒快读

1、5G+AI,是城市全面数字化转型升级这条路上的“硬内核”。

2、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珂:坚实的数字底座、丰富的数字化应用、繁荣的产业生态,是加速5G+AI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关键。

3、生态、合力、安全,是破解5G+AI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之路上所遇难题的最好方式,这成为业界共识。

2%,城市占地球面积的比重;55%,目前世界范围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76%,2050年时中国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

百年来,城市化进程在加速,某种程度上,城市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类的未来,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影响着人类现代文明程度。

“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要求,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以连接、算法、分析驱动数据要素流转,深刻重塑城市经济生产组织方式和社会活动运行流程,推动要素更加高效配置,带动城市产业、治理服务全面升级,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是城市全面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而5G+AI,是这条路上的“硬内核”。

7月9日,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举行到第二天,世博中心里依然人潮熙攘,位于六楼的“5G+AI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论坛座无虚席。当数字化转型升级成为全球城市都面临的新时代课题时,无论业界专家,还是城市的建设者,都希望通过头脑风暴,寻找到可供学习的“新样本”。

01

5G+AI能量已初步显现

对于上海这样的超大型城市,城市建设、发展、运行、治理等各方面情形交织、错综复杂,城市转型升级的需求更加迫切。那么,如何去转型升级?“需要用数字化转型探索出一条新路子”,中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书记沈军在论坛上表示。

中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书记沈军,摄影:费锋

5G+AI,被认为是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硬内核”。“AI与5G的深度融合,形成了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能力,给予了这座城市扎实的‘物联、数联、智联’数字底座,为城市数字化转型和提升城市软实力赋予了产业技术的‘硬内核’。”沈军表示。

履新不久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珂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他表示:“坚实的数字底座、丰富的数字化应用、繁荣的产业生态,是加速5G+AI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唐珂认为,5G与AI的交汇融通,为全球数字经济创造了无数可能,中国电信正通过加快5G建设,坚持自主研发创新,丰富5G+AI应用场景,繁荣产业生态,不断探索5G+AI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珂,摄影:费锋

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胡坚波看来,5G+AI已初步展现数字化转型中的变革性赋能前景。

5G与AI互融互促、共赢共生,AI让5G更智能,5G使AI更泛在。这对CP组合正在服务数字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这三个“主攻方向”不断取得突破,从而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

在产业数字化方面,5G+AI正重塑传统产业发展模式,成为推动各类产业发展的加速引擎,催生更多新兴需求和服务;在治理数字化方面,5G+AI 助力”城市大脑”功能升级,使得发现问题更及时,处置问题更高效;在服务数字化方面,无论是互联网+政府服务,还是互联网+医疗服务,都已经取得积极成果,提升用户感知。

实践中,经过几年探索,5G+AI在一些应用领域已有成熟案例可循。

数字中国产业发展联盟副秘书长、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网格化分会副会长、中国电信产业数字化专家张东介绍,通过中国电信的5G+AI系统,无人机在某南方城市,已经成为“一线警员”,当它在空中巡查时,无人机可以“上帝视角”为指挥大厅远程直播,同时利用AI图像算法,系统会自动分析判断现场情况,便于远程指挥调度,“未来,一旦发生火灾,有可能第一个冲进去的,不是警员,而是无人机+机器人。”

如今,有了5G+AI的无人机“警员”,这座城市的出警速度大大提升,从原先传统人力时期的20-30分钟,缩短到无人机的5分钟,从而使人民群众的安全得到更有效的保障。

“城市治理,正变得更精细化和精确化,而真正的创新点来自5G+AI带来更多的边缘智能科技创新。”张东表示。

02

数据治理是城市治理的灵魂

图源:Unsplash

人工智能作为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一旦插上5G的翅膀,便可以让城市这个有机生命体成为能感知、会思考、可进化、有温度的“智能体”。

胡坚波在主旨演讲《5G+AI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中指出,上海和杭州等城市在AI应用方面处于全国前列,例如上海长宁试点“AI+一网统管”,形成城市治理自动化闭环,实现事件问题秒级发现;杭州作为“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其城市大脑每天平均协同数据1.2亿多条,市民安全感满意率达到97.53%。随着5G与AI进一步融合,这个“硬内核”将助力全国各大“城市大脑”功能升级,高效构建长效化运营型城市。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胡坚波,摄影:费锋

不过,城市数字化转型,没有作业可以抄,无论是运营商还是政府,都在探索中。日益复杂的城市结构,正让城市治理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所有美好的图景都有一个重要前提:数据。

“数据是一种生产要素”正逐渐成为社会共识,但没有经过治理的数据,谈不上好数据。张东认为,“数据治理是城市治理的灵魂。

人类正进入数据爆炸时代,统计显示,每年全球数据存储量增速都在40%以上,然而对政府来说,合理收集数据、合法使用数据、有效整合数据、打造数据标准,从而使公共数据可以做到统一集中管理,形成健全的治理体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张东认为,数据运营的成熟度必须进一步提升,只有对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并加载业务后不断迭代和进化模型,才能让数据“有了灵魂”,并沉淀为资产,持续产生智能,为城市服务。

然而,运营数据并非一件易事。事实上,从多年前电子政务建设开始,在我国城市信息化进程中,长期以来,普遍存在功能建设优先于数据分析和共享的思维惯性,造成的结果便是,信息孤岛和数据格式不一,即便有了数据,却不能直接被使用。

在江西,中国电信和江西省做了一次创新:通过借鉴企业管理模式,以网格化+分类的方式,整合条线业务,采用清单式大数据治理模式,打造闭环精细化城市治理体系。

所谓清单式大数据治理,是指传统政务工作的点对点式信息交换模式被“业务流”所代替。2021年3月上线的江西省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共分了7类清单:信息、目标、工作、职责、服务、预警、案例,政府可以根据清单开展工作,借助清单发现问题。

如今,通过数据清洗,并对所属网格聚合进行数据治理,江西省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解决了一个身份证号匹配多个地址的问题,大大提升了数据质量。

动态,是数据采集中非常重要的关键因素,只有动态的数据,才是有温度的数据。

数字中国产业发展联盟副秘书长、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网格化分会副会长、中国电信产业数字化专家张东,摄影:费锋

张东指出,如果数据没有温度,加载业务之后很难体现价值。同时,必须降低数据采集的门槛,由于采用了AI语音和图像识别技术,江西南昌的网格员可以用5G手机通过拍照、拍视频、语音等方式上传信息,而系统可以做到自动识别报警,从而大大加速了清单案件的流转速度。

在南昌,这套系统已经对接了公安等14个部门,采集6000多万条数据,平台现存数据1亿4千多万,并将基础数据从原来的9大类684项扩展到867项,扩展度为126%,网格员工作效率提高25%

这个案例对于其他城市的数字化转型极具借鉴意义。事实上,多网融合是目前城市治理的难题,多个部门都建有自己的网格体系,导致重复建设、多头建设,而“对网格标准化定义后,可以将线下网格化与线上12345的订单管理打通,真正实现一体式的服务平台。”张东举了一个十分形象的例子:网格标准化后,可以实现多网融合、一网通办,就好像中间有一根针,城市网格中的千条线从针眼里穿过,又以千根线的状态回到网格中。

在上海,多网融合、一网通办也有成功实践。张东调研发现,上海一天处理的2万单城市事件中,来自市民热线12345的占七成,另外三成来自网格员上报,由此可见,网格员与线上订单一体化是可能实现的

5年前,中国电信进入数据治理和数据运营的研究和实践领域。几年实践证明,数据运营加载业务运营之后,可以实现城市治理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并且助推城市治理决策科学化、防控一体化、服务便捷化。

据了解,目前,国家和地方都在启动数据治理相关的管理规范和条例,比如数字城市孪生建设、网格化治理等方面的标准,可能先以行业标准的形式出现,而上海和山东的地方数字治理条例很快也将出台

03

生态合力破解发展难题

图源:Unsplash

5G+AI,在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这并非一蹴而就之事,过程中也非一片坦途。实际上,过程中面临着场景碎片化而数据不够丰富、算法门槛降低但产业规模化落地难等挑战。

在提升城市治理数字化过程中,不同管理部门对5G+AI的应用场景需求不断在提升,但需求差异很大。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部门,需要借助5G+AI去监测占道经营、车辆违停、高空抛物等违规现象,住建部门需要加强对工地、建筑的安全监测,应急部门则想借助技术手段对暴雨、火灾等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进行监测、协调。

不同的部门,有着不同的需求,应用场景千差万别,碎片化特征明显,但数据却不一定都有。算法如何去覆盖更多的需求,而且具有相当的准确率,无疑是种挑战。

在依图科技副总裁许焰看来,更大的挑战在于AI产业化落地,这需要解决规模化复制的难题。

以前,做1万路视频的解析,需要大量的GPU,可能会塞满16个机柜。今天基于AI的算力,可能1个机柜就可以满足需求,这就是性价比问题。”许焰表示,关键在于要有足够的性价比,推动规模化铺开。

安全,在大数据时代也是一个全新挑战。“数据要多跑,但不能乱跑”,张东认为,数据运营是有边界的,要想做好数据监管,必须给数据加上监管的业务分析和模型,一起迭代升级。

中兴通讯执行副总裁、首席技术官、首席信息官王喜瑜则认为,今后需要进一步打破组织的隔阂,去创建平台和生态,“数据部署在不同的单位、不同的组织,要让这些数据安全地参与公共计算,数据联邦部署是未来方向。”他表示,未来的数字城市需要从“求极限”“求交集”“求并集”等方面不断夯实基座,探索新理论、新算法,逼近理论和工程的极限,深度融合网云数智技术,励拓展新场景并繁荣新生态。

中兴通讯执行副总裁、首席技术官、首席信息官王喜瑜,摄影:费锋

生态、合力、安全,是破解5G+AI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之路上所遇难题的最好方式,这成为业界共识。中国电信方面表示,繁荣的生态圈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电信正持续提升平台生态合作能力,与产业各方积极探索创新合作模式,不断提升数字化供给能力,联手推进5G+AI应用场景在智慧城市领域的普及和落地。


作者/IT时报记者 钱立富 郝俊慧

编辑/挨踢妹

排版/黄建

图片/费锋、Unsplash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分享到:
全部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