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浪迹情感王环宇 | 公号亡 捞金培训不死

摘要:9800元的线下朝圣课程

一场燎原之火,燃尽地表植被。

12月16日,浪迹情感在官网中披露一份《道歉信》,浪迹情感从该日起将无限期关停。浪迹情感曾自称为中国最权威的男性情感教育平台,创始人为被称作“浪哥”、“浪迹”的王环宇。

而在12月13日,王环宇将多张公司图片改成黑白色,留下这样一段话:“没想过以这样的方式告别,从此以后,再无浪迹情感”。这一天,浪迹情感因违反《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被屏蔽所有内容,账号已被停用。如今王环宇的新身份是一名卡丁车赛车手。

这一切源于网络世界对PUA的声讨。PUA是Pick-up Artist的简称,字面意思是搭讪艺术家,又被称作撩妹达人、泡妞专家。如今,PUA成为情感欺骗、心理操控术的代名词,更因骗色、骗财甚至诱导对方自杀而争议连连。

《IT时报》记者独家联系到处于舆论旋涡中的王环宇。王环宇反复声称,浪迹情感与PUA无关。

公众号被封停,官网被停止运行,这是浪迹情感的既定事实,也是行业的警醒。只是,在这一片灰烬之下,还盘根交错出一个地下江湖。被放大的不甘、利益和欲望涌动,矛盾始终贯穿着这个江湖中的每一个人。

“含浪率”一度刷屏

沉默

被忽视的表达欲和澄清

王环宇并没有他在网络中表现的那样云淡风轻。

12月17日,他在微博中写道:“其实一点不冤,在2018年之前,我们其实真的很坏,打着尊重女生的旗号,实际还是不知不觉做了不少伤害女生的事……”

2018年,是王环宇的转折点。那年年初,一段10多分钟,有关王环宇自我介绍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王环宇在视频中表示,自己是中国最牛的PUA,并声称自己PUA了600多名女性。

受此影响,从2018年2月9日起,王环宇在看守所度过37天。这是他当时的“至暗时刻”。一同被拘留的,还有浪迹情感的联合创始人刘欣和员工。也在那一天,浪迹教育的办公室大门被贴上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三瓦窑刑警中队的封条。

此后,浪迹教育更名为浪迹情感上线,PUA逐渐在平台和微信号中被隐去。“停业整顿之后,都是正能量恋爱的内容。”王环宇表示。

王环宇似乎想要和过去做一个彻底的切割,更否认了浪迹情感“去PUA化”这一说法。“我们强调做真实的自己,尊重理解女生。我们也强调不依赖所谓的套路、流程、技巧,而用自己本身的人格魅力吸引女生。”他称。

PUA在他眼中成为了负面词。“PUA教人骗炮也好,情感操控也好,自杀也好,这些业务跟我们浪迹情感没有关系!”他尝试将浪迹情感比作一位理发师,他纠结的是,当一位男生理了帅气发型去骗女生,理发师是否应该担责。

这或许是他想要努力呈现的一面。

但在这个比喻中,理发师只提升了男生的外在形象,并未给男生提供恋爱技巧方面的内在帮助。但浪迹情感官网曾在12月11日分享了一篇文章,总结了6项撩妹的套路。这却和他提倡的不依赖套路,相悖。

而在某国外视频网站中,仍保留着浪迹情感发布的394个视频。其中一则视频发布于两年前,获得了近40万的观看数。这则12分钟的视频,展现的是和女生吃饭时,提升两人关系的种种套路。

试想,如果真的要将浪迹情感与PUA撇清关系,为何公司不删除这些早期视频?尽管王环宇表示:“2018年前的视频放在现在看,很多东西不行。”

一位PUA行业知情人士告诉《IT时报》记者,目前PUA公司都开始转型做情感教育,因为社会上不允许扰乱公序良俗的组织存在。“但他们的本质没有变,方法论和价值观都是基于PUA的,最多是变得有底线有节操一些而已。”

王环宇有着疑惑。他表示,目前网上有关他的稿子,基本上都是道听途说, 很少有媒体会联系他。

在新浪微博上有一个名为浪迹教育王环宇的网友,王环宇澄清这并不是他,浪迹情感的所在公司不是成都浪迹教育有限公司,而是成都南院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即便是一篇在王环宇看来相对客观的稿子,仍有着事实性差错。聊及于此,刘欣快速在群中发出多张截图。“太多不实。”他表示。

他们否认了和自杀案件的关联,否认那张公司内部PPT中关于推倒100次成为浪迹情感导师的说法……

文章铺天盖地,但似乎并没有多少人关心这家公司和新闻的当事人。

“有没有考虑过做一个反PUA的课程?”《IT时报》记者问道。

“PUA那一套那么弱智,现在的女人都像猴精一样,哪有人会相信?”王环宇回应道,“我们的目标客户是被女人当ATM的男生。”在这一刻,微信中的文字,开始有了情绪。

不甘

9800元的线下朝圣课程

“不是我们想走什么路,而是网友想给我们什么路,我们就走什么路。” 王环宇谈及浪迹情感未来将如何转型时表示,“如果不给活路,就只有关门大吉。”

这或许只是王环宇的一套说辞。他似乎还在挣扎。

12月17日,《IT时报》记者联系到一位浪迹情感的工作人员,其表示,2020年1月1日至1月7日期间,浪迹教育为了打开知名度,会拉上所有导师在成都开展一次线下活动“蓉城计划”。

“这次是浪哥(王环宇)最后一次带线下。”

《IT时报》记者了解到,此次蓉城计划共7天6夜,原定价29800元,现价为9800元。而学员来到成都时的衣食住行,需要自费,工作人员建议,5000元足够覆盖这笔开销。

参加活动会涉及自费购买衣服,工作人员表示,“比你自己买的更便宜更合适!”而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浪迹教育的培训讲师会让学员购买几套假名牌来装扮自己,一套衣服不过几百元。

“朝圣”、“和浪哥亲自对话”、“大本营”、“酒吧”、“美女”……每个词背后的用意,令人遐想。

但在交谈中,他的语气还有一丝不甘。“我们只是被泼了脏水”、“出了这种事情,我们浪迹情感要站出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由于目前浪迹情感微信公众号被封杀,学员若要参与活动,需要通过支付宝或微信转账,经确认后会被拉入活动群中。据这位工作人员透露,其手上已有多位学员报名。

他还晒出了一张转账截图。讽刺的是,这笔交易的完成时间为12月14日下午,而在这一天前,王环宇宣告“再无浪迹情感”。王环宇表示,蓉城计划是正常工作安排。他没有透露培训的具体内容。

该工作人员称,此次蓉城计划的师生比例为1:3。《IT时报》发现,目前浪迹情感有十多位导师,如果按此算,将有大约40位学员参与这场活动。这样算来,如果不算售卖服装方面的收入,单收学费,浪迹情感便可以获得大约40万元的收入。

不过,问及浪迹情感是否在其他城市有开展线下活动的计划,工作人员表示,因目前的舆论压力,加之临近过年,短期内未有相关打算。

浪迹教育并未绝迹。

利益

单卖两门课程收入过千万

事实上,处于争议焦点中的PUA,仍深藏在网络的某些角落。

“这世上除了死亡是百分百发生的事,你觉得还有什么是一定会发生的吗?遇到自己喜欢的女生去追啊!”

这是一个鸡汤式的开头,说话者是某PUA机构的一位女导师。

“那你觉得现在的女生喜欢怎样的男生?” 她反问道。

当《IT时报》记者给出自信、耐心、负责、有才华、有责任等答案时,却受到了对方的质疑。她将自信理解成“脸皮厚”。“你觉得脸皮厚,女生就会爱吗?”

“你的思维还是太直男!”“你的思路不够开阔!”她连连表示。

侯宇(化名)是国内早期接触和研究PUA圈子的人。在他看来,PUA导师打压咨询者信心,是一种营销上的套路。

在打压之后,这位导师开始“安抚”。在询问记者一些基本信息后,她表示,年龄不是问题,女生喜欢工作忙的男生。

如同乘坐“过山车”,这是一段在打击和鸡汤间不断切换的聊天。这也是一场心理战,导师以忙为借口,不时消失一段时间。而在此期间,她还向《IT时报》记者发送了《五步陷阱法》、《万能聊天模板》两份资料,同时强调“不要想着导师几句话就能马上帮你改变多年积累的习惯。”

图穷匕见,她抛出了一份课程方案,高级导师、金牌导师、首席导师一对一课程的费用分别为2588元、3888元和5888元。课程内容包括导师一对一跟踪指导、家教式教学、针对性提升,零基础手把手教你蜕变脱单,包括形象改造、穿衣搭配、女性心理学习、聊天技巧、约会技巧、升级关系技巧、维持长期关系技巧等。

问及导师间的区别,其表示,金牌导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有五年以上教学经验,而高级是三级心理咨询师,三年以上教学经验。

但问及能否查看这位导师的心理咨询师证书时,她却避重就轻地抛出一份公司团队宣传图。

“以前三级心理咨询师很容易考,甚至还有些人会假冒身份。” 侯宇告诉《IT时报》记者。

这暗示着所谓导师的真实含金量,存疑。

犹豫不决间,这位导师的回复速度明显加快,上升至2分钟一条。她给出了机构的课程网站地址,一条搭建在小鹅通上的店铺链接。

页面显示,2588元/月的名师指路课程有3000余人开通,而标价6800元的王者核心会员课程有276人开通。如果上述数据属实,单凭这两门课程,就为这家机构创造了过千万的营收。而在店铺中,还有多门价格在99元至1280元间的课程。

这些课程均以音频、视频和直播的形式售卖。

而所谓一对一的量身定制,是在实际操作时,与导师沟通,等待对方支招。

“交了钱后可能就不负责,你体验过就知道了。”一位PUA机构的学员向《IT时报》记者反映。

而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就有多位网友分享了购买机构服务后,导师回复不及时,服务不到位的情况,甚至有一位用户被导师拉黑。

欲望

功利主义下被扭曲的价值观

这是一片有利可图的市场。但在市场的背面,无论是情感教育还是PUA,存在意味着一定的合理性,是多位采访对象的共识。

王环宇认为,这是一种市场行为,用户有需求,需要解决问题。

在2008年PUA这一舶来品进入中国时,为的是弥补宅男、理工男的恋爱缺陷。

在这个网络亚文化圈子中,恋爱经验充足的高手会相互切磋,而社群中的大部分群体,像抓住“救命稻草”一般,希望得到高手们的指点。

但它依旧有着原罪。侯宇认为,PUA并不适应中国的国情,尤其在道德秩序方面。

而如今,PUA成为骗色的代名词,正是这种文化差异带来的价值观扭曲。

当《IT时报》记者表示,学习PUA相关课程,是为了能和女生更自信的沟通,前述导师回复了一句“还有呢”。她想听到的答案,是和女生发生“短暂关系”。这也是课程和服务的终点。

答案背后的逻辑很清晰,这是目的性很强的一套技术。在这位导师看来,女生是被动而感性的,在聊天过程中他们注重的是情绪,而非内容和话题。

她是一名女性,但她将女性的形象物化成被动形式。随之而来的,是PUA男玩弄女性的争议。

事实上,在2012年PUA机构开始进行商业化,价值观的异化开始变得更为明显。在侯宇看来,机构为了授课宣扬的那一套方法论,能够立竿见影地让学员看到效果。“尽管价值观是扭曲的。”

当机构以男女比例失调,恋爱竞争激烈为由贩卖着焦虑的同时,这片江湖涌入了更多人。

钱杨(化名)是一名PUA学员。他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PUA就像探探一样,可以用来作为认识异性的渠道,也能用作满足欲望。机构无非能让你快速上道。”

快速上手,是他的目的。但他也会表现出矛盾的一面。“追女孩子心态要放平。”他并不急切地想要结果,还愿意等。

学员蜂拥,在PUA江湖中,甚至产生了诱导自杀的极端行为。“极端主义思想的PUA应该是少数。”侯宇认为。但极端事件背后,是PUA被过度渲染。

“PUA是个多义词,是很坏的。”这是王环宇的看法。

当扭曲的价值观和相关事件不断被推至大众眼前,PUA的词性走到负面的那一端。不良PUA的提法,似乎成为过去时。

“书桓是一个PUA男!”这是网友们的新发现。童年神剧《情深深雨蒙蒙》中的男主角,最终被冠上PUA的帽子。由此B站UP主创造了依萍是“反PUA女战士”,如萍是PUA受害者的视频。两者的区别,在于依萍有着独立自主的人格,而如萍更多的是男主的依附者。

这似乎更是一种女性主义的觉醒,反对着PUA套路背后扭曲的价值观。

那么,要如何识别PUA渣男?在一段视频,UP主罗列了以下十种特性:从来不愿意为女生提供价值、朋友圈没有女生的信息、说的比做的好听、与其恋爱的女生,情绪会变得喜怒无常、明明是个老手,爱装作经验不足、不愿意负责任、有很多异性朋友、通过冷暴力分手、善于为自己开脱,同时了解女生软肋以及打女生。

记者札记

爱情不需要技巧和套路

在PUA江湖中,似乎每个人都是矛盾的。

王环宇在努力地和过去做着切割。他在微博上坦诚“在18年之前,我们其实真的很坏,打着尊重女生的旗号,实际还是不知不觉做了不少伤害女生的事”。他想摆脱公司和个人与PUA之间的联系。

“PUA很坏!”他不断提及。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也发现,有一名学员,尽管熟悉相关套路,看过部分PUA的教程,但他强调,自己用的不是PUA,而是为了和女生自然地沟通。也有学员表示,自己不愿意将恋爱的终点归于推倒这个动作上。

而一名早期接触及研究PUA的人士,也向记者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尽管说存在即合理,有缺乏恋爱经验,有恋爱挫折的男士会选择PUA,但要解决这个问题,PUA并不是唯一的方法。

或许,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份矛盾的根源,在于对爱情的理解。

从古至今,爱情在始终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诗词中的求之不得,窹寐思服,还是小说中的缠绵悱恻,爱情始终是一个美好的意象,尽管结局可能是等待、分离和相守。

但在PUA的江湖中,爱情是物化的,可解构的,有利可图的。似乎那份美好,被冷静地理解成是多巴胺的分泌,一切进程都在加速。行动的终点,只在卧室和酒店。这种公式化,并不浪漫。

的确,在男女生之间,可能因为思维逻辑的不同,对于爱的认知不在同一层面。但两个人要相爱,最关键的因素,是真心,绝非套路。

内心中正确价值观在不断提醒。当爱情中的真心缺位,愧疚感贯穿于矛盾行为之间。毕竟,没有真心的爱情,并不长久。


作者/孙鹏飞

编辑/挨踢妹

图像/采访对象 网络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分享到:
全部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